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甘肃省酒泉棉花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出处:国家统计局    2004年08月26日

  酒泉市位于中纬度地带,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土层厚,土质疏松,便于机耕和灌溉;热量充沛,积温高,无霜期长,宜于棉花生长,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200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0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棉花己成为带动酒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发展现状
  (一)棉花生产的特点
  1、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棉花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0.54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58.74万亩,增长4.57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由1983年的6.45%上升到2003年的30.8%;棉花总产量(皮棉)由1983年的0.6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67万吨,增长9.26倍。2002年棉花产量前100位的全国产棉县(市)中,金塔县、敦煌市、安西县分别位于第38位、65位和89位。
  2、科技投入增加,单产提高。通过多次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双株双层、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重大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1983年棉花平均单产为61.67公斤/亩,1993年为76.62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
  3、布局逐步优化,集中度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五个农业县(市)有40多个乡(镇)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3年,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面积之和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2.53%和75.02%,总产量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总产量的91.25%和77.02%。
  4、品质不断改善。目前,酒泉市棉花品质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突出优点是杂质含量少,棉花色泽好,大多数长度在29毫米以上,短绒率低,可满足纺32-40支纱的需要,缺点是比强度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棉花生产、加工规模小,棉田基础比较薄弱。目前,全市有近7万户农户从事棉花生产,1996-2004年年均种植棉花44.57万亩,户均不足7亩,种植规模小,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全市有棉花收购轧花企业96家,以2003年收购棉花6.6万吨为例,平均每个企业收购轧花量只有687.5吨,略高于全国户均600吨的水平。棉花收购轧花企业过多,规模过小,中、深度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是导致企业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同时,大多数棉田分布在干旱、盐碱、漏沙等瘠薄地上,连续多年种植棉花,几乎没有进行轮作倒茬,致使病害频发,又加中低产田比重较高,抗御灾害能力弱,棉花生产的自然风险加大。
  2、品质结构单一,"三丝"含量较高。棉花纤维长度单一,高、中、低档棉花比例不合理。纤维长度98%以上集中在27-29毫米,适合纺32-40支纱,缺少长度为31-32毫米和25-26毫米纺高支纱和低支纱的原棉,另外,酒泉棉花全部是人工采摘,分散销售,收购时以感观检测外观品质为主,仓储设施与加工工艺落后,导致混等混级现象较为严重,"三丝"(异性、异形、异色纤维)含量较高,品质的一致性较差。
  3、生产成本逐年增加。2003年全市亩均棉花生产成本为775.62元,比2002年增长2.98%、比2000年增长4.87%,比"九五"期间全市平均生产成本增长5成多,呈逐年攀升之势。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新疆三大棉区平均生产成本相比,分别高15%、40%和20%。
  4、棉花价格信号滞后。在缺乏有效交易手段的市场环境下,由于棉价忽高忽低,导致棉花种植面积大起大落,不仅影响了棉农收入,也给整个产业链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也是酒泉的棉花资源优势难以转化成现实经济优势的真正原因。
  二、酒泉棉花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一)规模优势分析
  农作物规模优势指数大于1,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规模优势指数越大,规模优势越明显。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酒泉棉花的规模优势指数均大于3,具有非常明显的规模优势。从三个植棉县(市)的平均规模优势指数看,敦煌市为20.04,金塔县为13.11,安西县为16.64,敦煌市的棉花生产专业化水平最高,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二)效率优势分析
  效率优势指数大于1,表明该地区的效率优势明显。与全国棉花单产的平均水平来看,酒泉棉花的效率优势指数均大于1,表明酒泉在植棉效益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且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效益优势日趋明显。从三个植棉县(市)的平均效益优势指数看,敦煌市为1.52,金塔县为1.84,安西县为1.48,金塔县的棉花生产水平最高,具有明显的效益优势。
  (三)比较优势分析
  规模优势指数是从种植规模的大小上说明专业化水平,效率优势指数是从产出水平上说明优势状况,它们只是从一个方面说明优势问题,都不能较全面地描述全市棉花的综合比较优势。把规模指数和效率指数结合起来,则能全面反映这个问题。
  比较优势指数越大,优势越明显。比较优势指数<1,表明某地区该种农作物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无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指数越小,劣势越明显。酒泉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2,具有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且随着生产水平提高和种植规模扩大,比较优势日趋明显。从三个植棉县(市)的平均比较优势指数看,敦煌市为5.42,金塔县为4.83,安西县为4.84,敦煌市的棉花生产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
  综上所述,酒泉市棉花在种植规模、单产水平和质量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在生产成本方面则不具备竞争力。
  三、棉花需求潜力及价格走势分析
  (一)需求潜力分析
  1.全球棉花消费量将持续增长。2003年全球棉花消费量超过2000万吨,年均增长3%左右,预计2010年全球棉花消费量将增至2330万吨。
  2.国内棉花需求量将继续增加。我国棉花消费包括纺纱用棉、民用絮棉、其它用棉及损耗。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全国棉花年平均消费量分别为250万吨、385万吨和400万吨。2003年达到600余万吨,占世界棉花消费总量的28%。到2007年棉花需求预测分析如下:
  (1)纺纱用棉继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及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品及服装出口继续看好。据有关专家预测,2005年纺织品出口将达到650-700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800-1000亿美元。另外,国内消费需求也呈上升趋势,到2007年,全国纱产量将达到820万吨,按用棉比例62%计算,需棉530万吨左右。
  (2)民用絮棉、其他用棉及棉农自留棉基本稳定。随着消费需求多样化,床上用品的花样不断变换,化纤、羊毛、丝等替代品增加,絮棉、其他用棉消费比例逐年下降,目前消费量在7.5万吨左右;棉农自留棉基本稳定在25万吨左右。据此分析,未来几年絮棉、其他消费及棉农自留棉将基本稳定在30万吨左右。
  (3)国家储备急需补充。储备棉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储备数量要保持棉花需求总量的30%左右,才能有效地进行调控。目前我国还未达到这一水平,急需补充储备。
  3、纺织工业对棉花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纺织品和服装是我国入世后具有竞争优势及出口潜力较大的产品,从消费变化趋势看,高品质棉花需求空间日益增大。服装将由中低档向中高档发展,棉纱由中低支向中高支转变,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消费潜力增大,消费层次进一步多元化,特别是城市消费更注重舒适化和高档化,这些变化决定了对高等级棉花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
  (二)价格走势分析
  棉花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周期,当种植面积和产量减少时,价格会上涨,而价格上涨反过来刺激种植增加,价格又会下跌。棉花的市场价格将在未来几年保持2-3年一个周期反复振荡,但随着国内和国际棉花市场的更加融合,国内棉花价格波动幅度将趋于缩小。对于2004年棉花价格走势,一方面取决于今年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取决于消费的增长量,此外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也是影响未来棉花价格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较去年增长10-15%,使棉花供求紧张的局面得以缓解,预计今年9月份新棉上市后,棉价很可能呈现低开高走的变化轨迹,但整体低于2003年度,每公斤籽棉平均收购价仍将在5.0元~5.6元的区间运行。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棉纺行业贸易壁垒的消除,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量会进一步加大,对国内棉花需求和价格的拉动会更加明显,从而促进国内棉花生产的发展。酒泉棉花纤维的含糖量低于新疆棉,色泽优于南方棉,且普遍是人工采摘,原棉含杂率优于机械化采摘,极大地提升了酒泉棉花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为做强做大酒泉棉花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四、做强做大酒泉棉花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棉花区域布局、加强优质棉基地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酒泉市棉花产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兼有价格优势和品质优势。因此,棉花生产应加强优质棉基地建设,进一步调优生产布局,在敦煌市、安西县、金塔县和玉门市的花海、柳河、小金湾、下西号及肃州区的三墩、下河清、临水等植棉乡(镇)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完善"两大体系"。四大工程:品种优化工程、无公害植保工程、植棉全程机械化工程、节水灌溉与科学施肥工程。两大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种子质量监测体系。通过以上工程和体系建设,积极优化品种结构,规范栽培技术,充分挖掘优良品种的品质潜力,不断提高棉花单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植棉效益,实现酒泉棉花的比较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
  (二)加大现有棉加企业技术革新力度,延长产业链
  经专家测算,棉花加工成棉纱可增值50~300%,织成布又可增值50~100%,印染加工制成成衣平均还可增值100~300%,再进入流通领域销售,增值还有10~50%的空间,棉花产业可挖掘的潜力很大。全市现有轧花企业近百家,但都以轧花、脱绒为主,产业链较短,生产技术落后。应充分利用纺织品出口形势好转的有利时机,大力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传统初、粗加工向中、深度加工升级,利用棉籽、棉粕及其它副产品,进行系列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棉花产业的加工增值水平。
  (三)适应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认真谋划和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
  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既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方针和长远目标,也是增加棉花产业经济效益和棉农收入、提高棉花生产和加工水平的有效途径。积极鼓励棉纺企业收购、兼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到植棉区建立生产基地,支持棉农、龙头企业建立棉花协会、棉花合作社等产业协会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形成专业协作的规模经济,逐步形成以棉纺企业为龙头、跨县域、跨所有制、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利益联合体,这样既可保障企业棉花货源、品质,又为棉农开拓了市场,有利于实现棉农、收购加工企业、棉纺企业三者共赢的发展格局。
  (四)建立棉花预警机制
  科学、准确、及时的产前预测,可以帮助政府及棉农解答有关棉花种植面积、收购指导价格等现实问题;可以使棉花购销企业在新的棉花年度到来之前,提前对市场进行判断,对是否参与收购加工,规模多大等进行决策,从而有效抵御由于棉价波动而形成的生产、经营风险;为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棉花行业管理、宏观调控及引导棉业的市场化进程和稳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五)加大棉花市场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棉花收购、加工、流通市场的质量监督,严厉打击掺杂使假行为,维护正常的棉花市场秩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