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丰收之年难难难——再谈棉花企业新棉收购资金问题

出处:棉花导刊    2004年09月06日

  社旗:新棉上市腰包瘪  
  近期,河南社旗县棉花协会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对棉花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今年天气对棉花生长有利,高产抗虫棉面积的大幅度提高,农民生产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夏收结束后,棉农及时把农事活动的重点转向棉花管理等因素,全县20万亩棉花长势明显优于往年,调查的5村40家植棉户,共种植棉花162亩,平均株高近80厘米,株成桃数和单产皮棉将超过去年。从当前整体情况看,该县棉花生长均衡,生育期提早,伏桃多,如后期无大的自然灾害,将是一个丰收年,预计总产将达到14000吨。
  与此同时,由于2003年棉花年度棉价前期的高位徘徊和后期的持续下跌,致使棉花企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新棉收购资金如何解决,成了棉花企业最为头疼的事情。目前棉花企业的旺季收购资金,主要有四个来源渠道:一是纺织企业。纺织企业除少量自有资金外,主要依靠商业信贷,而国家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收缩了纺织企业的信贷规模,不少棉纺企业已明显感到了由此带来的压力,指望棉纺企业供给收购资金的可能性不大。二是民间资金。尽管社会资金比较充裕,但他们感兴趣的是风险小、收益大、见效快的项目,而面对去年棉花巨大的投资风险,外围民间游资可能望而却步。三是棉花企业自有资金。这些对棉花市场来说,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四是农发行的贷款。面对收购旺季八千万元左右的资金需求,如果农发行政策性资金不能及时跟进,有可能造成丰收年新棉收购资金的短缺,农民的利益肯定受损,消灭多年的“打白条”问题将重现,必将影响农村大局的稳定。
  可以说,新的棉花年度给棉企、给棉农带来什么样的命运,收购资金是否能满足收购需要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大丰:企业没钱农民忧  
  据全国重点优质棉基地——江苏省大丰市农业植保部门提供的跟踪考察报告,该市今年60余万亩棉花长势喜人,棉花的株高、果枝、果节、蕾铃等主要生育指标都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预计全市今年棉花总产量将突破百万担,再创1997年以来的又一新高。然而,对于这样的丰收年景,无论是棉农还是棉企都表现出了忧虑。
  如同其它省市的棉花企业一样,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市棉花经营企业陷入全面亏损境地,不仅无一顺利归还陈贷,而且产品严重积压,新棉收购资金的筹集也成了最大问题。眼下,实际棉花的成交价仅为每吨12000-13000元,比去年末下跌5000元左右,就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生意还难以成交。数千吨棉花积压,千万元、上亿元亏损的大中型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不在少数。大丰市目前有资质的棉花经营企业近40家,2003/2004年度经营亏损面接近80%。尤其是处于主渠道地位的老“供办棉企”,由于规模大、网点多、借贷多、收购量大、成本高、陈棉积压时间长,所形成的亏损也较大。
  今年的棉花生产无疑给广大的棉商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一头是农民辛苦劳作终使棉花丰收在望;一头是连做梦都想赚钱的棉商弄得“拾到黄金没纸包!”
  棉企的现状给广大棉农的心头蒙上一层阴影!盈镇金龙村棉农王春桥对笔者说,今年的棉花丰收已成定局,棉价哪怕只是去年的一半,即籽棉单价2.5-3元,一亩地棉花还可以拿到1400-1600元的毛收入,剔除上缴、农本支出,每亩棉田七八百元收入还是有的,怕只怕收花站“打白条”、“捉大花”。
  时值八九月份,本该大力度筹措资金,抓紧收购设施的维修,加工机械的检测,而巨额货款还不上,大量棉花棉纱积压,使得棉花经营者如坐针毡,陈贷不还,还谈什么新贷。真可谓“一钱逼倒英雄汉”!如此这般,棉农自然愁结难解!
  据调查,今年棉花成熟上市期比往年明显提前,大丰市有的农户已采摘新棉百余斤。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棉花购销工作是全国广大棉花主产区下半年重要的经济工作。虽然棉花购销市场逐步放开了,但笔者认为,国家对棉花产销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仍然不能放松。建议国家除迅速出台棉花购销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以外,可以对现有资质的棉企所积压的棉花实行“代收预储”的办法,择优“代收预储”的棉花由农发行、国家储备棉中心拨款,并指定棉企用于2004年新棉收购;农发行等各金融部门对棉花的欠贷情况要进行一次清理盘点,并在政府批准同意的基础上实行单列处理;棉企在2004年度棉花购销上形成的效益在解决职工吃饭的基础上重点解决陈欠贷款。这样,通过实施宏观调控资金运作等措施,保证新棉上市后能正常进入流通程序,以防止棉贱伤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