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产业援疆填补地区采棉机械化空白

出处:中国日报网    2019年07月17日

    “我家原来有200亩棉田,差不多每年雇20多个人采收,要花上1个半月;用上采棉机后,承包的3500亩棉花地只花了20天就完成了采收。”沙雅县的棉农肖平江兴奋地告诉记者,殊不知在2017年以前,肖平江每到采棉季节,就是他一年最愁的时候。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是国家级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种植近200万亩,但机采率只有1/3左右。大力推广机采棉是棉花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每年棉花采收期间,仅沙雅县需从疆内外引进8万左右的采棉工,大量劳动力组织、运输、管理等方面也带来社会性问题。同时,“拾花难、拾花贵、拾花工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致使人工采摘成本持续上涨。可以说,棉花机械采收已成为市场的选择、农民的期盼。
    肖平江告诉记者,在没有用采棉机之前,一亩地的人工采棉费用在700—1000左右,不仅在采棉季需要到人力市场“抢人”,雇用工人的食宿、健康、管理和安全隐患以及交通、棉花过秤等问题都是要他一一考虑的,甚至一些年份他的200亩地的棉花收益,要分出一半的比例在采棉工人的支出上。
    2018年沙雅县棉花人工采摘价格已到2.5元/公斤左右,而机采棉需要的成本只有0.7元,较人工采摘可节约200-400元/亩,这不仅大大地提高采棉效率,也切实提升了棉农收入。
    肖平江用上的采棉机,由浙江援疆企业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在浙江省、嘉兴市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推动下,2018年2月,浙江亚特电器集团落户沙雅县,投资5亿元建设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助推南疆实现棉花种植全产业机械化生产。沙雅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魏远俊说,今年以来己接到各型号采棉机订单430台,生产任务很重,可陆续还有客商上门要求订货,作为国内乃至亚洲唯一一家能同时研发生产三行、五行、六行采棉机的企业,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和追捧。
    “真是不容易。”说起钵施然公司落户沙雅的历程,魏远俊感慨万千,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是嘉兴一家以农业机械、园林机械、电动工具为主的现代化制造型企业,拥有数百名一流的机械工程师和国家级实验室。公司用了5年时间、投入1.1亿元研发完成了摘锭式采摘头国产技术平台,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通过六行自走式采棉机农机推广鉴定。2017 年全球采棉机品牌网络热度排名,“钵施然”品牌国内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约翰•迪尔”,技术品牌和进口替代优势明显。
    2018年2月4日,沙雅县钵施然智能农机制造项目顺利签约。为使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建立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主动与沙雅县发改、住建、电力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及时研究解决项目落地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在2018年3月开工建设,7月试生产,9月正式投产,当年销售1.2亿元。
    如今沙雅钵施然公司已发展壮大为在南北疆及兵团都有生产基地(沙雅、乌苏及一师十二团),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的采棉机企业。解决当地近500个就业岗位,同时吸收贫困户30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仅采棉机驾驶员就达400人以上。
    魏远俊表示,公司将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立足新疆、面向西北、辐射中亚,计划用3-5年时间在新疆打造全球最大、最强、国际一流的现代智能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园。
    沙雅县钵施然智能农机制造项目的引进有力地促进了沙雅县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了南疆采棉工缺乏的历史性问题,推动了就业援疆和脱贫攻坚。作为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第九批援疆标杆企业,沙雅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将成为南疆唯一的现代装备制造企业,有力推进棉花全产业链的机械化作业和跨越式发展,对沙雅县、阿克苏地区乃至整个南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来源:中国日报网;作者: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时间:20190717;链接:http://ex.chinadaily.com.cn/exchange/partners/82/rss/channel/cn/columns/80x78w/stories/WS5d2d67f7a310a6dd41e8629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