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湖北省06年棉花生产、收益情况及07年植棉趋势调查

出处:湖北省农业厅    2007年01月25日

  2006年湖北省农业厅组织28个主产棉县(市、区)农业局的有关科技人员,对124个乡(镇、场)的1461个农户的棉花生产、收益及2007年植棉趋势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综述如下:
  一、棉花生产、收益情况
  根据调查分析,2006年棉花生产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1、植棉面积扩大,单产大幅提高。调查的1461个农户,植棉面积10105.8亩,户平6.92亩,比上年调查户平植棉4.97亩,增加1.95亩,增长39.24%;平均籽棉亩产272.9公斤(折皮棉103.7公斤),比上年亩平216.5公斤(折皮棉82.3公斤)增产56.4公斤(折皮棉21.4公斤),增长26.05%。
  2、棉价小幅下调,植棉效益大增。虽然棉花售价呈高、低、高走势,但总体水平仍比去年略降,据275.79万公斤籽棉销售实绩平均,每公斤籽棉售价5.14元,比上年5.44元,下降0.30元,降幅5.52%。但由于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植棉效益仍有较大幅度增加。据10105.8亩棉田调查,棉花亩平收入1401.90元,比上年增加223.66元,增幅18.98%。
  3、棉花投入略有增加,植棉工资大幅提高。据10105.8亩棉田调查,亩平棉花投入366.20元,比上年增加29.90元,增长8.89%。其中物质投入322.87元,比上年增加18.89元,增长6.21%;化肥投入205.76元,增加12.27元;农药投入61.37元,减少1.99元;种子投入45.51元,增加8.80元;农膜投入5.90元,减少0.90元,调节剂投入4.33元,增加0.71元。统排统灌等投入43.31元,比上年增加11.01元,增长34.07%,每亩棉花纯收入1035.7元。比上年增加193.77元,每个植棉务工(每亩以30个工计算)收入34.52元,比上年增加6.44元,增长22.95%。
  4、棉花前茬大幅调整,投入收益基本稳定。据调查,虽然棉花前茬仍以传统的小麦、油菜为主,但各作物所占比重调整幅度较大。有利于棉花前期生长发育的大麦、土豆、蔬菜等早茬作物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4.41%,上升到15.58%,增加1.17个百分点;有利于棉苗足墒适时移栽的小麦茬比重由上年的37.33%,上升到52.02%,增加14.69个百分点;不利于棉花前期生长发育的油菜茬比重则由上年的45.99%,下降到30.35%,调减15.64个百分点。棉花前茬亩平收入368.75元,比上年增加12.66元,提高3.56%,由于投入比上年增加13.59元,亩平(含工资)纯收入250.61元,比上年减0.94元。
  5、套种作物面积减少,投入、收益下降。调查农户棉田间套作物面积1652.81亩,占棉花种植面积的16.36%,比上年下降9.42个百分点。套种作物亩平收入775.15元,比上年减少48.9元;投入217.95元,减33.64元;纯收入(含工资)557.20元,减15.26元。
  6、棉田化肥施用总量调减,优质高含量化肥用量增加。调查农户2006年棉田每亩施用化肥(原肥、下同)128.67公斤,比上年减少18.65公斤,减幅12.66%。化肥使用调向进口或国家大型化工企业(集团)生产的尿素、钾肥、复合肥,地方企业生产的碳酸氢铵、磷肥、复混肥用量大幅调减。棉田亩平施尿素25.7公斤,比上年增加3.5公斤,增长15.77%;钾肥13.1公斤,增加2.6公斤,增长24.76%;复合肥32.3公斤,增加9.7公斤,增长42.92%;碳酸氢铵24.4公斤,减少27.1公斤,减幅52.62%;磷肥22.1公斤,减少4.3公斤,减幅16.29%;复混肥10.3公斤,减少2.5公斤,减幅19.53%。
  二、2007年植棉趋势
  由于棉花市场行情看好,植棉效益明显高于水稻、黄豆、玉米、花生、芝麻等秋收大宗农作物,而且市场畅销,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植棉的积极性,明年植棉面积呈稳中略增趋势。据1641个农户调查,2007年计划植棉面积10262.4亩,仅比上年增加156.6亩,增长1.55%。按此推算,明年全省植棉面积可恢复到610万亩以上。
  棉花前茬仍以小麦、油菜为主,但前茬作物布局趋势是调减油菜,扩大早茬。初步安排大麦、蔬菜等早茬面积2027.7亩,占计划植棉面积的19.76%,比上年增加4.18个百分点;小麦茬面积5313.5亩,占51.78%,与上年基本持平;油菜茬面积2732.9亩,占26.63%,比上年调减3.72个百分点;蚕豆茬面积188.3亩,占1.84%,调减0.21个百分点。棉花品种种植意向,57.46%的农户已经选定,其中78%的农户选定的是优质高产鄂杂棉系列品种,主要选定的品种有鄂杂棉10、13、16、17、24等品种,有的农户已经购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