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短季棉缓解了粮棉争地矛盾

出处:科技日报    2008年07月16日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全国常年植棉面积约8000万亩左右,约占世界棉花种植面积的13%%,同时我国还是原棉消费和纺织品出口大国,棉花还关系到我国2亿棉农的经济收入,关系到1900万纺织工人的就业问题。
  此外,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尤其在北方,只能种一季棉花,剩余的时间不够种植小麦,粮棉争地的矛盾突出。因此,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的利用率,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题之一。
  短季棉是一个特殊的棉花品种,它株型紧凑、植株偏矮、节间短、果枝短、第一果枝着生节位低、叶量少、生育期短,是适合我国一年两熟和多熟制条件下种植的棉花类型,因此,通过短季棉品种遗传改良,发展短季棉生产对缓解我国粮棉争地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世界上种植短季棉的,除了我国外,还有美国、前苏联、印度和埃及等国家。由于特殊的地区环境,前苏联棉区生长期季节短,为避开棉花生长后期遇到低温,前苏联选择种植短季棉品种;美国、印度、埃及与前苏联的情形有所不同。在美国种植短季棉品种是为减少或避开后期虫害,减少田间管理工作,降低生产成本;印度20世纪80年代推行轮作制,要求选育早熟棉花品种。
  我国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矛盾历来突出并日趋严重,选育生育期相对较短、适宜黄河和长江流域棉区种植的短季棉品种,是实现一熟向粮(油)棉两熟乃至多熟发展,从而取得粮棉双丰收的需要,特别是甘肃、新疆北疆及部分南疆棉区,由于前期气温低,常造成低温冻害,后期气温下降快,造成棉铃不能正常成熟,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也迫切需要耐迟播且早熟的短季棉品种。
  为了培育出我国农业生产需要的短季棉品种,多年来,课题组成员分别主持国家攻关棉花专题、国家转基因棉花基地及产业化、973、863等16个重大项目,培育出15个短季棉、低酚棉和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在全国主要棉区累积种植2亿亩,经济效益190亿元。获奖成果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省部级奖八项;1998年课题组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此外,还培养了硕士、博士22人;发表论文90篇,著作6部;课题组成员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或主持会议,如在2006年,被选为国际棉花基因组测序白皮书的中国代表,在棉花界具有较好的声誉。建立了一支基础扎实、学风严谨、学术水平高的棉花研究队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