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安徽棉农丰产难增收 棉企积极性受挫 盼合力“托市”

出处:安徽日报    2008年12月03日

    眼下正值新棉集中上市的高峰期,但由于棉花收购价格下跌到近十年最低,出现了棉农存棉难售、棉企观望不收的局面――

    棉农丰产难增收

    我省是产棉大省,常年产量约30万吨到35万吨,居全国第6位。去年棉花市场行情看好,今年棉花种植面积达577万亩,同比增加2.45%;预计总产量37.4万吨,同比略有增长。但是,现在许多棉农却为棉花丰收发愁。宿松县华阳河地区的棉农陈光辉说:“去年这个时候,上门收棉花的一天有几拨,但今年却不见收购的人。”

    “自9月份新棉上市以来,棉价就一路下跌,买卖两难成普遍问题。”省供销社副主任、省棉花协会名誉会长钱斌介绍,9月份籽棉收购价格在5.6-5.8元/公斤左右,最高价曾到6元/公斤,但随后价格一路下跌,陆续跌破5.4元、5.2元、5.0元等关口,目前只卖到4.2-4.4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价格约在5.8元/公斤。

    棉价下跌,使产棉大市安庆的新棉收购形势越来越严峻。该市今年棉花收购价高开低走,从国庆节期间的5.8元/公斤一直下跌到现在4.4元/公斤左右(按三级籽棉计算),且跌势依旧,大大低于棉农心理预期。目前出现棉农宁囤勿售、轧花厂宁停勿收、纺织厂需求低迷的态势。

    棉难卖,不仅在安庆市。自10月份起,本报不断接到望江、铜陵、舒城等地棉农的电话,反映棉价过低,棉农不忍卖棉。据了解,现在全省约有一半新摘的棉花还留在农民家中。无为县农民王小月说,去年棉价每公斤是5.6元,最高达到6.4元,今年价格跌到4.2元也没什么人要。“价格太低了,等行情好了再卖。”她有些无可奈何地说。

    宿松县华阳河农场的一位负责人说,今年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涨价,棉花种植成本每亩大约550―600元,劳动力成本400元,与去年相比亩均增加成本150元左右。“种棉成本约5.2元/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低于此价,棉农售棉处于亏本境地,才不忍卖棉。”

    “棉农将棉花大量积压在家,容易受潮霉变,或者掺入杂物,直接影响品质,到时更卖不上好价钱。”省农委有关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说,我省长江流域和皖北平原的棉农,约有40%的收入来自棉花。如果棉价继续趋低,将危及到百万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明年棉农种植积极性。

    棉企积极性受挫

    “棉花收购价下跌,主要是因为棉企收购量萎缩。”安庆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说,该市目前累计收购皮棉不到1.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万吨。除了少数大厂收购交售国储棉外,90%的收购企业停止收购,以观望为主。而往年的外省企业和本地小企业也悄然退出收购市场。

    据省农委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往年这个时候,我省棉花收购应该已完成80%,但目前企业只收购交售十七八万吨。

    “今天收,明天就亏,我们不敢放量收购。”安徽白云棉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智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今年以来皮棉和棉副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棉企收得越多,就亏得越多,有些棉花加工厂干脆停止收购。一位小轧花厂的负责人说:“以前加工厂每收购一斤籽棉,加工打包后可赚一角钱差价,但是按现在的价格,要亏两角钱。”

    “国际金融风暴挫伤了我省棉企收购积极性。”有关专家分析说,受人民币升值、出口受阻、退税率下调、成本上升、产品销售不畅等因素影响,今年纺织、服装企业需求急速减少。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服装企业产量和销量同比下降,1-8月份我省棉纺全行业亏损9100万元。在今年广交会上,我省纺织企业获得的订单减少了近40%。目前,全国纺织品出口率约占全部产能的56%,我省约占34%,在国内需求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出口需求的下滑让棉纺企业对皮棉需求相应减少。

    多措并举“救”棉价

    “国际金融风暴影响导致棉价下跌。稳定价格须靠政策扶持。”专家认为,当前纺织企业盈利减少,亏损增加,难以消化提升棉价,靠棉花产业自身难以解决。国家对棉花产业发展给予适当的扶持,是棉农、棉企、纺企的共同期待。

    10月中旬,国家启动100万吨棉花收储计划,已起到一定托市作用,这几天棉价基本稳定下来。可见,国家继续加大收储力度,是托市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从我省来说,启动省级储备棉花机制,也可以缓解棉花产业的压力,切实保护棉农利益。

    最低收购价和粮食直补政策,对力挺小麦、水稻的市场价、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太湖县棉农王正杰希望国家对棉花也实行这样的政策:“如果每年播种前,国家公布最低收购价和直补政策,就等于给棉农吃上‘定心丸’。”

    受金融危机影响,纺织和棉花加工、流通企业经营压力倍增。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可以考虑统一进项、销项增值税税率,同时在资金、项目、土地等方面支持棉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龙头抵御行业性风险的能力较强,可以更好地稳定市场。”

    涉棉企业如何应对困境?“冷静应对,理性经营。”钱斌认为,棉企要积极引导棉农注意适时适价交售棉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现货、撮合、期货多条腿走路办法,规避市场风险。纺织企业要做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和技术创新,引导产品向中高端升级,提高国际化水平;同时要积极采购新棉,拓展内购内销市场,不断开源节流,增收节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