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湖北宜昌棉花面积大幅减少 生育普遍偏迟

出处:湖北省农业厅    2009年07月29日

    去年,宜昌市棉花生产因灾减产,加之生资涨价和金融风暴及市场因素影响,效益大幅下降,今年棉农生产积极性受挫。日前,市农业局组织主产棉区进行了棉花生育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分析,今年棉花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当前棉花生产呈现出五个特点和问题。
    一是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全市上报面积比去年下降2.09万亩,其中枝江下降0.84万亩,当阳下降1.17万亩。根据调查,全市实际种植面积下降更多。当阳市草埠湖镇是我市主要产棉乡镇,今年实际种植棉花3.182万亩,比去年6.939万亩减少3.4119万亩,减少51%,该镇减少棉田主要用于种植玉米。
    二是棉田套种作物减少。棉田套种是提高棉田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据统计,今年全市棉田套种黄豆、西瓜等作物仅0.61万亩,比去年棉田套种8.9万亩减少8.29万亩。不利于棉田增加效益。
    三是投入大量减少。5月中旬统计,全市棉田底肥施农家肥仅2.6万亩,比去年减少4.8万亩;底肥施磷肥面积2万亩,比去年减少4.8万亩;施碳铵1.2万亩,比去年减少1.7万亩;施复合肥19.8万亩,比去年减少5.1万亩;今年施复混肥0亩,比去年减少5.6万亩;施钾肥1.49万亩,比去年减少22.51万亩。各类肥料亩平施用数量也比去年有所减少。据调查反映,棉农追施棉花花铃肥的投入信心不足。
    四是棉花生育偏迟。据7月中旬生育调查统计,全市棉田平均密度为每亩1666株,比去年亩平减少63株;7月15日平均株高74厘米,同比矮2.7厘米;果枝层数11.63,同比减少1.51盘,总果节数34.98个,同比减少3.1个;单株平均成桃(伏前桃)0.87个,同比少0.77个,减47%;幼铃1.44个,同比少1.4个;花0.72,同比少0.44朵;蕾29.26,与去年持平。7月15日,单株蕾铃脱落2.7个,占7.7%,亩平有成桃1449个,同比少1386个。
    五是苗情差异大。7月中旬,枝江市单株成桃2个以上的一类苗6.3万亩,占30%;0.7个左右成桃的二类苗有9.45万亩,占45%;基本无桃的三类苗5.25万亩,占25%;二、三类苗面积占70%。当阳草埠湖镇7月中旬平均单株成桃0.5个,比去年少2.08个,该镇一类苗3.7个成桃,仅3572亩,占11.2%;二类苗株平2个成桃,有1030亩,占3.2%;基本无桃的三类苗有27218亩,占85.5%。三类苗面积大,迟发苗面积大,部分棉田7月中旬才现蕾。
    面对当前棉花生产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地农业部门须高度重视,引导农民迅速增加投入,采取分类指导,强化管理。专家建议要突出落实四条管理措施,以确保主产区棉农收入。
    一是重施花铃肥。当前我市各类棉苗均已进入花铃期,要重施一次花铃肥。每亩深施30斤以上的尿素或50―80斤以上的复混肥或复合肥,满足棉花开花结桃对养分的需要,此次肥料的施用对夺取棉花丰收至关重要。立秋前后根据苗情普施和补施一定数量的桃肥,大力推广中后期普施钾肥,严防棉珠凋枯早衰。各类棉苗结合防治病虫可叶面喷施1%的尿素或0.2%的磷酸二氢钾,减少蕾铃脱落,促进壮桃。
    二是中耕松土,抗灾防衰。要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开好棉田三沟,及时防汛排涝。各类棉田要搞好深中耕,高培土,防止棉珠倒伏和早衰。
    三是适时打顶整枝。8月10日立秋前后要适时打顶,摘除棉株顶心,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及时摘除空枝和旁心,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蕾铃脱落,以利棉桃膨大。
    四是及时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及时防治棉铃虫,红铃虫和秋季蚜虫等病虫害,减轻危害损失,减少烂铃,确保丰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