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预警  > 生产监测

德州市棉花协会:棉价上扬,为何植棉意愿难提升?

出处:中国棉花协会    2010年04月28日
      2009年度国内植棉面积大幅减少,棉花减产,产需缺口增大,棉花价格大幅上涨,棉农收益增加。面对一路 “飘红”的高棉价,今年农民植棉意愿如何,积极性高不高?德州市棉花协会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棉花减产 棉价上扬
      德州市是全国重点产棉区之一,常年植棉面积200-300万亩。受2008年棉花价格低迷、农资价格较高、植棉比较效益下降等因素影响,2009年该市植棉面积减少到232万亩,比上年下降19%,降至7年来最低点。去年9月上旬,当地持续多天阴雨天气,棉花质量和产量大受影响,棉花减产20%以上。
    2009年新棉上市后,籽棉收购价格一路上扬,从9月初的6元/公斤上涨到12月底的7.30元/公斤以上,比2008年同期上涨了60%,超过了2003年度7.20元/公斤的历史最高价位,创历史新高。
    春节过后,皮棉和籽棉价格持续大幅上涨,3-4月当地籽棉收购价格已达7.70元/公斤,比春节前上涨7%,比去年9月份上涨30%;皮棉销售价格16100元/吨,比春节前上涨6%。
      支撑棉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是受气候等因素影响,2009年度国内棉花减产,产需缺口较大。2009年全国棉花总产量预计比2008年减少10%左右,是2000年以来棉花产量的最大降幅。德州市棉花总产更是减少37%。社会资源量少,人们普遍认为后期棉价坚挺。二是近期棉花期货价格持续上涨。三是纺织行业逐步回暖,尤其是春节后,棉纱价格上涨较快,纺企用棉需求量增大,国内棉花缺口扩大。四是新疆棉外运困难,造成内地暂时性资源短缺。
      二、农民植棉意愿下降
      虽然2009年籽棉收购价格一路走高,成本相对下降,棉农收益增加,但是今年棉农的种棉积极性并不高。 
    2009年度以来籽棉收购价格的上涨,并没有达到棉农的预期,对比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棉花的比较优势并不突出。种粮有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种棉仅有棉花良种补贴,没有种棉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粮食有最低收购价政策,棉花没有。德州市农村人均2亩多地,目前农村近80%的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月收入一两千元,2010年工资又普遍上涨,远比种棉挣钱多。 
植棉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挣钱门路的多样化,使农民植棉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据德州市棉花协会调查,2009年在棉价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德州市秋种拔棉种麦的超过10%。
      德州市今年棉花播种时间明显推迟,截止4月27日,植棉进度在70%左右。预计今年该市植棉面积仅有200万亩左右,比上年降低15%左右,降至十年来最低点。
      三、棉花产业亟需政策扶持 
    面对植棉比较效益不高、农民植棉意愿下降的现实,今后棉花产业将走向何处?业内专家认为,只有提高了棉花种植的比较优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才能激发棉农植棉热情,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首先,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应参照种粮补贴办法,出台种棉补贴政策,同时增加棉花种植农资综合补贴;出台扶持棉花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在主产棉区建立优质棉基地县;制定棉花最低收购价的实施措施和方法,保障棉农利益。 
    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向农民提供棉花供求信息及先进种植技术。大力推广科技兴棉、科学治虫,实施联防联治,根据虫情测报,统一喷药时间、统一用药,降低治虫成本,提高治虫效率。鼓励农民成方连片规模种植,正确引导农民适当扩大棉田面积,促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德州市棉花协会 马俊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