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棉价再度发飙 河南棉企谨慎应对

出处:经济视点报    2011年02月17日

    在经历了去年过山车般的疯狂走势后,今年以来,实际供应的紧缺和通货膨胀引发棉花价格再度大幅上涨。面对价格波动,多数河南棉企力求快进快出,把价格对于企业盈利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在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舟棉业)的总部,有两块牌子,一块牌子是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而另一块则是新疆兵团农三师棉麻公司郑州办事处。

    尽管如此,面对目前的棉花价格形势,同舟棉业董事长魏刚民依然难言有太大优势,“我们使用的棉花来源,新疆、省内、进口的都有,具体用哪个,看实际价格。”

    “我们与客户的订单并不完全确定棉纱、布料价格,只是根据合约签订时,将棉花进货价格确定一个合适的价格区间。”魏刚民告诉经济视点报记者。

    与同舟棉业相比,河南省商丘市中天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丘中天)的经营也同样小心翼翼。

    “我们目前也基本是看订单进棉花,不确定价格,保证质量,快进快出。”商丘中天董事长孙须田也告诉记者,“由于目前棉花价格依然处在快速上涨趋势,而且年前的库存还有一些,所以目前暂时不会考虑补货。”

    棉花价格跌后重“升”

    2010年,受次贷危机影响的国外经济出现回暖,订单稳步回升,造成了中国内部棉花纺织和进口加工企业需求提前出现井喷。多数纺织类企业的老总在不同的场合都表示:“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好的形势”。

    对于当时的情况,魏刚民告诉记者,“虽然当时的棉花价格一路上涨,但是棉纱价格涨幅更快。”

    在他看来,虽然去年的棉花价格后来也出现了过山车般的凶险,但是就去年全年而言,对于纺织企业依然是难得的一年。

    2010年9月下旬,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已经刷新了历史记录,超越20000元/吨大关。当年11月10日,郑棉期货1105主力合约报收33720元/吨,11月11日,国内328级棉花现货价达到31302元/吨。但在此前的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铁道部等七部委已经发布了《关于做好新棉收购的联合通知》,把打击投机炒作作为当次棉花价格调控重点。由于国家的打击力度比较强,投机资金开始逐步离开棉花市场,到2010年11月25日和26日两天,1105合约报收价格和国内328级棉花现货价格已经分别跌至25270元/吨和26681元/吨,跌幅分别达到25.06%和14.765,棉花价格最疯狂的下跌就此诞生。

    “接下来的两个月下跌和震荡,主要还是因为国家对于投机者的严厉政策打击和银行信贷的紧缩。”河南省纺织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告诉记者。“不过由于全球棉花供应紧缺,中国内地棉纺企业迅速发展,国内棉花种植量逐年缩小的因素,国内的棉花价格依然出现了上涨。”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1月14日,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国内棉花产量较去年下跌了14.6%至570万吨。而当年中国棉花全年进口量就达到了284万吨,占全年棉花产量的50%,与2009年同比上升了86%。国内棉花对外依存度超过30%。

    市场也对供需失衡作出反应。1月24日,纽约期货ICE-3月期货棉花合约上涨4%,报收于1.7451美元/磅,达到150年高点。随后1月27日,郑棉期货1109主力合约也以32000/吨的价格开盘,报收于32380元/吨。2月13日,来自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当日河南328级皮棉的提货价已经达到了29235元/吨。2月14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已经达到了29715。

    对于棉花价格二度拔高,李秀明认为,“由于国际棉花市场能向中国出口的棉花仅320万吨,这远远不能满足于中国棉纺织企业的实际需求,所以供需紧张依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通货膨胀等因素对于此次价格上涨的影响也比较明显。”

    魏刚民也认为,和上次价格大幅上涨相比,本次上涨更多是市场的体现,因为投机和炒作虽然也能把价格弄上去,但是并不能持续,况且国家近一段时间内一直都在紧缩银根。

    棉企力求避险

    经历了2010年下半年棉花价格快速上升的洗礼,河南棉企在实际的经营上也开始逐步变得谨慎和理性,这一方面来自于应对上一次棉价上升的市场经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棉花供求的趋势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并不能获得有效的缓解。

    2011年春节过后,河南省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魏勇在对河南棉纺企业考察中也发现,目前省内的很多棉纺织企业都只保留很少的库存,仅够维持订单和一般开工的使用,力求快进快出,把价格对盈利的影响降到最低。

    他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的河南棉纺织企业对于棉花的补货都处于观望状态,由于春节前很多企业都抓住了机会补进了一批原料,所以目前多数棉纺企业并不急于进货。

    而记者采访过程中也发现,虽然也有以商丘银河棉业集团等大型的棉纺集团采用套期保值等先进工具来稳定成本,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企业而言,“逢低买进、按订单走、不定价格、快进快出”依然是避险的主要方式,而这种间断性和不稳定的需求则可能会导致棉花市场实际价格出现震荡。

    记者从河南纺织信息协会获悉,受美棉期货和郑棉期货价格影响,目前河南省的棉纱和涤纶价格也出现了上涨,但由于企业的谨慎和观望,导致实际成交十分清淡。

    魏刚民认为,这样的市场实际行情可能会造成棉纺企业需求下降,短期缓解目前价格的快速上升趋势的影响。在他看来,虽然最近一段棉花价格达到历史高点,但是由于棉花种植需要的技术和人力投入都比较密集,所以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依然有限,供需矛盾无法有效缓解。今年棉花的价格总体就会保持上升趋势,不过对企业最不利的是价格震荡的频率和幅度都会出现明显增加。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副部长徐小青也表示,棉花价格的高位运行和震荡都是市场供需正在调整的表现,这不是坏事,但是企业需要谨慎。

    棉花是否会重蹈大豆覆辙?

    如果谁要问去年中国农产品[17.51 -0.74%]市场最疯狂的有哪些品种,棉花的价格一定会入选。虽然绿豆等也在一段时间也吸引了很多目光,但是似乎没有什么会像棉花一样,持续长时间的疯狂。

    不断刷新的棉花价格记录不仅让上半年满心希望的棉纺企业经理们头疼,更刺激了投机者们的亢奋神经。去年9月份以后,随着棉花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大批浙商携巨款到新疆炒棉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也有因为炒棉而一夜暴富的传言不断在坊间流传。

    进入11月份,随着国家打击农产品投机愈加严厉,再加上为控制通胀而带来的银根紧缩,棉花价格出现了过山车般的下降,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棉花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均出现了超过5000元/吨的跌幅。

    不过今年1月的下旬,安分了将近两个月的棉花价格再次开始发飙,但是这次发飙的主要原因就不再是投机了,棉花实际供应的紧缺和通货膨胀成为主因。

    对此,有纺织企业老板认为,由于供应的紧缺,中国的棉花期货价格数据和实际价格数据基本都不再遵循国内现有的市场现状,美国棉花期货指数几乎成了国内棉花期货和现货价格最准确的市场预报,滥发货币的流通效应则给这种价格的非正常反应火上浇油。

    与此同时,2010年中国进口棉花总量在全国市场棉花总量已经超过30%。按一般经验来说,大宗产品国外市场依存度达到这个比例已经很危险了,但是和权威机构公布的中国棉花进口需求量在400万~500万吨相比,要满足国内的需求,这种危险的情形似乎还有可能继续加剧。

    因此,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开始被一些行业人士反复考虑,中国的棉花是否会重蹈大豆的覆辙?

    对此也有行业学者认为,之所以会有人炒作棉花,和棉花的供需现状有莫大的关系,如果棉花的供应量像小麦一样,投机带来的市场不稳定性就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但是,事实上,这种想法的执行空间却十分有限,首先扩大对国外棉花的进口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依存度的危机,这个基本可以不考虑;其次就是国内以种养缺,但是这种办法执行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原因何在?

    首先看耕地情况,有观点认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粮食的供需就进入了紧平衡时代,所以牺牲大豆战略安全来保证粮食安全就成为了不得已的选择。

    就此也有学者按目前的大豆进口量计算,如果中国要实现大豆的自给自足,那么就需要占用国内超过4亿亩的土地,也就是说按照一亩地粮食产量是1000斤的话,大豆的战略安全需要用近4000亿斤/年的粮食产能来换取,在中国国内粮食产供早已紧平衡的语境下,从粮食战略安全角度考虑,这并不可取。

    而棉花呢,按照目前的棉花最高平均亩产量127公斤计算,以去年进口量来换算,就需要腾出2236万亩的土地来,这非常困难。

    其次,棉花种植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和人力投入,而目前农村的劳动力中,能提供这种劳动力投入的青壮年则大多外出打工,不再务农。尽管去年棉花价格的飙升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植棉花的收益,但是和种植花生等经济作物相比,节省出来劳动力带来的打工收入依然远高于种棉。

    再加上各地城市发展也在争夺已经为数不多的农业用地,中国棉花重蹈大豆覆辙应该不是一个会不会的问题,顶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