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仙桃市棉花协会:棉花形势分析及收购加工工作的研究报告

出处:仙桃市棉花协会    2013年09月12日

        在全球棉花供大于求,消费需求萎缩,棉花市场持续低迷,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我市今年遭受罕见的高温干旱,棉花受灾严重的不利情况下,棉花企业迎来了2013年旺季收购。为了正确分析2013年棉花产业新形势,把握棉花收购新特点,正视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做好今年全市棉花收购加工工作,进入八月以来,市棉花产业化办公室及市棉花协会组织专班人员深入全市20多个乡镇办,实地调查棉花生产和灾情,走访植棉农户,宣传国家收储政策,倾听棉农对收购工作的意见和期盼,重点了解400型收购、加工企业,棉纺企业经营状况及新年度收棉和用棉打算。在收集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棉花产销形势

         今年全球棉花产销形势是:面积减少,总产下降,库存居多,消费萎缩,市场低迷。

(一)面积减少,总产下降。

        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预计2013/2014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为3150万顷,同比减少9%,棉花总产2320万吨,同比减少11%。总产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为近四个年度的最低值。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显示,2013年全国植棉面积6751.5万亩,同比减少427.2万亩,减幅6%。其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面积减幅较大,新疆棉区略有上升。

        湖北省2013年种棉花植面积为590万亩,比上年659万亩减少了69万亩,减少10 %。

        今年我市棉花实种面积30.4万亩,较上年35.2万亩减少4.8万亩,减幅13.6%。

        7-8月,正值新棉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全国出现了罕见的北涝南旱灾害,尤其是长江流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六个棉产区,遭受长达一个月的高温干旱,严重影响了棉花正常生长。尽管各级政府组织人力抗旱,但减产已成定局。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测算,预计今年全国棉花总产678万吨,同比下降8.6%。全省预计棉花总产45万吨,比去年50万吨,减少5万吨,减少11%。根据市棉花协会8月15日棉花伏桃调查,因面积减少和旱灾影响,预计全市棉花平均单产82.7公斤左右,总产2.5万吨,对比去年总产3.2万吨减少0.7万吨,减幅将达到22%。如果后期管理得当,气候条件适宜,棉花产量有望增加。

(二)国储库存居多,棉花供大于求。

        我国从2011年开始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2011/2012年度以每吨19800元/吨的价格收储了310多万吨棉花,约占当年实际产量720万吨的43.5%。2012/2013年度棉花收储价格提高到20400元/吨。截止2013年3月29日,2012/2013年度国家收储棉花684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716.4万吨的95.5 %。两年国储994万吨,加上进口100万吨棉花,库存高达1094万吨。连续两年无限量收储,累计收储量超过国内一年消费量。由于大部分棉花被收储,目前企业用棉主要依赖储备棉投放和进口棉花配额。2013年7月31日,国内棉花抛售结束,成交372.1万吨,加上2012年9月抛储49万吨,累计抛储421万吨,保守估算储备棉剩余673万吨。一方面国际棉花价格低廉,另一方面国储大量托市收购,而棉农得到实惠有限。为了保护棉农利益,出台收储价格托底,这种价格干预必然会扭曲市场价格,给纺织企造成困难。棉花收储政策有望在2014年改为直补政策。直补政策的实施可促进棉花价格由政策导向走向市场调节,一方面减少中间环节,直接保障了棉农利益。另一方面促进棉花价格市场化,国内棉价将逐步和国际棉价接轨。随着政策调控转向市场调节,未来国储棉的抛售和处理将给全球棉花市场带来较大不确定性,抛储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信心。总之,从全球供求形势看,今年棉花仍然供应充裕,供大于求。

(三)国内外棉花价差大,棉花消费“萎缩”

        去年国家储备棉收购价为20400元/吨,然后以1.9万元左右/吨抛储。尽管国家拿出大量资金对棉农、纺织企业进行托底补贴,但仍与国际棉价差较大,进口棉花到岸价格在1.4万元―1.5万元/吨,每吨差价高达4000元。国内纺织企业冰火两重天:大型纺织企业能拿到进口棉配额,从而买到低价的进口棉,所以经营情况稍好,相对抗风险能力强。而得不到进口配额的中小微企业只能买高价棉,加之劳动力成本上涨,市场竞争力削弱,因而关停较多。此外,一些曾以生产纯棉纱为主的棉纺企业也不得不通过增加化纤和其他非棉纤维的使用比例,来维持企业的生存。部分国内棉花的直接消费被进口棉纱或化纤所取代,国内棉纺企业生产用棉比例下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统计部公布的一组数据:2012年我国进口棉纱152.79万吨,同比增长了68.93%。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棉纱96.47万吨,同比增长了45.88%。近两年来,大量纺织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国家,因此,我国纺织企业需求增长放缓,加上化纤领域一定的替代或一部分织布企业直接进口棉纱,预计2013年棉花需求量不足700万吨。由于购销价格倒挂,纺织企业原料需求主要是竞拍国储棉,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加工的棉花难以在市场上销售,只能选择交储。从调研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纺织企业采购原材料比较谨慎,多采取随用随购的策略,极少囤棉,保持低库存是目前纺企的策略。

二、今年棉花收购面临的新特点和新问题

        在棉花购销价格倒挂,消费持续低迷的大背景和我市今年遭灾减产的严峻形势下,今年新棉收购面临六个新特点和新问题:

        一是上市早。棉花收获上市时间较去年提前,而且集中,旺季收购期偏短。由于今年高温干旱直接影响,使得大部分棉花形成早熟,部分出现早衰。据调查,进入8月中旬后,我市已有三分之一的棉区开始拣花,并且有棉贩子按8.1-8.3元/公斤上门收购。8月28日至9月1日,相继有4家400型加工企业和4家200型加工企业先后开始收购新棉。籽棉收购开始以新国标颜色级予以定价,籽棉价格在8.4-8.6元/公斤。预计九月中旬后大部分棉花进入吐絮期,棉花收购集中期将出现在九月中下旬至十月底,上市集中时间早于去年半个月以上,而且棉花收获期偏短。

        二是要价高。棉农惜棉要价心理强烈。今年棉花遭遇持续干旱,棉花因灾减产,棉农抗旱,田间管理投工多,开支大,希望今年棉花卖个好价。今年早期棉天干无雨,棉农已采摘的籽棉颜色整体较白、质量较好,籽棉均达到白棉四级,部分籽棉能达到白棉三级。目前大部分棉农家里都已积攒了少量棉花,但收购价格尚未稳定,惜售心理强烈。棉农普遍要求今年籽棉收购价不能低于去年,收购价在8.6元/公斤以上才肯交售。

        三是品质降。今年早期上市的棉花呈现品级较好,但籽棉衣分偏低且复杂,长度偏短,马克隆值一般。据市棉花协会9月2日统计,全市8家棉花加工厂共收购籽棉1960吨,折皮棉706吨,籽棉主体颜色级为白色四级,平均衣分36.02%,上市最低衣分34%,最高衣分37%,平均长度27-28mm,马克隆值主体在B2、C2之间。大面棉花衣分比上年同期少2%以上,长度比去年同期短1-2mm。8月24日以来,我市旱情得到缓解,如后期气候正常,管理得当,预计中后期棉花品质有所提升,但不同地区、土壤、品种和受灾程度,棉花品质表现不平衡且比较复杂。

        四是资源少。预计全市棉花因灾减产,总产将由去年3.2万吨减少到2.5万吨左右。全市共有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95家,其中:企业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个体工商户39家。具有200型棉花加工资格企业24家,参与棉花收购的400型加工企业由去年的6家增加到7家。据市棉花协会9月2日摸底,今年7家400型加工企业和11家200型加工企业共18家参与收购。按全市棉花总产分配,平均收购量只有1389吨,如果全部给7家400型企业收购,平均也只有3600吨,而且还有外地棉花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本地收购,如果收购市场不管控好,同行业竞争将不可避免。

         五是标准新。国家今年出台了棉花新标准。原有的棉花国家标准GB1103-2007将修订为 GB1103.1《棉花细绒棉锯齿加工》和GB1103.2《棉花细绒棉皮辊加工》,新标准于9月1日正式实施。修订新棉花标准的主旨是改革棉花品级指标,推行棉花颜色级检验。此次棉花标准的核心内容取消了品级,增加了颜色级、马克隆值、轧工质量、断裂比强度等指标。新棉花标准更注重棉花的内在质量,含杂率、异性纤维、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等与棉纺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密切相关的指标,贴近棉纺用棉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长江流域棉区淡点污棉、淡黄染棉较多,不利于交储。

        六是风险大。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面临上下挤压,利润空间缩水。今年高温干旱,籽棉衣分偏低,长度偏短,品质复杂。按照国家棉花临时收储价测算籽棉收购参考价为8.4元 左右/公斤。目前从我市几家棉花收购企业情况看,上市的棉花基本以白棉四级为主,收购价为 8.5元/公斤。部分棉农对这样的收购价格还不满意,加之零星采摘的数量不多,干脆把棉花储存在家,等待观望后市。预计后期棉花进入吐絮期,大量企业开门收购,棉花价格应有所上涨,收购价在8.7元以上/公斤,加之今年采用新标准,交储条件和要求趋严,这将企业带来经营上不确定性风险。由于市场价格与国储价格倒挂,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按国储棉价收购的棉花只能交储,交不了储的棉花卖现货就会出现经营亏损。

三、棉花收购加工对策和建议

        面对今年棉花产业新形势,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要审慎研判形势,理性把握市场,落实收储政策,发挥400型龙头企业骨干带头作用。针对今年棉花早熟,上市期提前,旺季偏短等新特点,要立足一个“早”字,重点做到方案早谋划,资金早筹措,开门早收购,边收购边加工边交储,加快周转争取主动,努力做好今年的棉花收购工加工工作。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保证资金供应,杜绝收购 “打白条”。

        据测算,全市今年棉花收购资金需求量5亿元左右。根据市棉花协会9月2日摸底,全市18家大小收购加工企业已自筹资金1.42亿元。银基棉业、湖北顺和、浩盛纺织、永强棉业4家400型企业已通过授信申报农发行信贷资金2.4亿元。仙桃银丰公司由省银丰公司组织投放0.9亿元,仙华棉业正在落实中,合计准备资金4.72亿元,基本可以满足供应。由于今年棉花上市期提前,旺季收购量大且集中,因此,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必须提前作好资金筹集工作。为保证资金及时供应,我们建议农发行要尽早落实发放贷款,以满足4家400型骨干企业收购资金需要,保证收棉付现,不打“白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二)认真执行价格政策和新标准,确保我市棉花顺利入储。

     今年国家继续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并规定了相应籽棉收购指导价和交储细则,国储棉收购价格为20400元/吨,高于现货市场价格2000元以上。抓住国家临时收储的机遇,认真执行籽棉收购指导价格,力争让我市棉花90%进入国储,保护棉农利益,又确保企业盈利,防范经营风险。

        一是要严格执行新标准。新标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也就意味着棉花加工企业将在2013年度新棉上市时,使用新的棉花颜色级实物标准来收购籽棉。因此,棉花加工企业应当在判定所收购籽棉颜色级的类别和级别后,加强对棉花物理指标,尤其是马克隆值、长度的收购检验工作,并依据所收购籽棉的检验结果进行分级分垛堆放,以保证棉花收购质量。

        二是要坚持依质论价。做到笔笔试轧衣分,笔笔测试纤维长度,批批检验马克隆值,杜绝收购高水分棉。综合依质论价,既不能抬级抬价争购抢购,恶性竞争,更不能压级压价,损害棉农利益。做到不停收、不限收、不拒收,保持市场棉价的基本稳定,防止因现货销售困难误导棉农,杀鸡取卵,损害棉农利益。

        三是严格棉花加工质量管理。各收购、加工企业要认真研究国家棉花收储的实施办法,熟悉掌握棉花收储的交易程序和规则,使生产、加工等各环节满足收储要求。重点加强棉花质量管理,突出解决混等混级和棉花“三丝”问题。要加强对农民采摘、晾晒、交售籽棉的组织和指导,从根本上防止异性纤维混入。棉花加工过程中要健全和落实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努力排除异性纤维,确保纺棉质量。保证生产一批,合格一批,交储一批。

        四是市纤维检验局要组织专班深入棉花加工现场,实地指导,严格把关。同时做好新年度棉花公证检验的服务工作,以公检数据反馈指导企业生产加工,提高交储合格率,为我市棉花交储保驾护航,开设绿色通道。

(三)加强棉花市场管理,维护正常收购秩序。

        今年棉花资源少,多家收购,竞争激烈。在棉花购销价格倒挂,消费萎缩的情况下,各棉花收购企业要理性应对,自觉维护棉花收购秩序,防范经营风险。不要盲目争购抢购,扰乱棉花市场。400型企业要坚持质量标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引领主导市场秩序。200型棉花企业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尽量为400型企业代收籽棉,实现双赢,分享收储政策带来的利益。切忌混等收购,混等加工,以次充好,加工产品质量差,难以销售,承担经营风险。各级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和非法加工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以劣充优,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予以惩处,确保正常收购秩序。

(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近年来,我市棉花企业承担着大量国储棉的收购、加工、储存、保管工作任务,责任重大。要切实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层层落实安全责任,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新棉上市前,首先对棉花收购仓场、加工车间、仓库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避雷装置和消防设施是否处于临战状态,火种、火源、电源管理是否到位,仓库防霉变措施是否有效,加工设备是否正常。对于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立即整改,消除隐患。其次,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企业法人是棉花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警卫、消防、保管等各个环节要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奖惩分明。同时,要做好全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重点加强对一线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强化应急值守。要制定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和科学处理能力,确保我市新棉收购加工的绝对安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