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博州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出处:博州农业农村局    2019年09月10日

    近年来,博州种植业始终坚持按照“稳粮、优棉、增特色”的思路,以提升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优质高产高效小麦、玉米、棉花为抓手,以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为支撑,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落实情况
    2019年,博州按照自治区紧紧围绕“十九大”提出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理念,以“提质量、降成本、增效益”为核心,在总结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粮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提质节本增效新模式,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在精河县认真落实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工作,以合作社+大户+轧花企业+纺织企业的密切协作为推动,构建用棉企业+原棉加工+合作社的利益共同体。一是建立棉花供给侧改革示范区,以泽汇纺织、裕泰棉业、惠农棉业等龙头企业带动,2019年完成示范区签订单一品种种植订单合同10.38万亩,建立优良品种核心示范5万亩。高标准核心示范区分别是阿合其农场1万亩、大河沿子镇1万亩,托里镇2万亩,八家户农场1万亩,共计5万亩。二是推广优良品种统一种植。按照该县各区域内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特点,根据上年棉花生产现状、品质鉴定结果,筛选并推荐性状优良、表现稳定的优质棉花主栽品种。由企业与种植合作社综合评定,优选优良棉花品种,分重病区和轻病区,集中示范推广“一主两辅”3个品种,优选适宜机采的优质品种新陆早61号和中高端品种新陆早63号,2019年新增新陆早76号共计3个品种,其中企业完成订单供种新陆早61号49540公斤、2.48万亩;推广合信种业新陆早76号96000公斤、4.8万亩;推广新陆早63号62000公斤、3.1万亩。三是组织规模化统一种植管理,由合作社、种植大户实行单一品种种植,集成示范各项新技术统一组织生产管理;结合项目实施建立固定示范田7块,集中展示有机肥代替化肥示范、水肥一体化示范及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开展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机防作业等技术。四是强化企业主导作用,以龙头企业引导种植,形成订单产业。由泽汇纺织、惠农棉业、裕泰棉业参与的棉纺轧花企业,与合作社、种植大户签订订单协议,对同一个品种实行单采、单储、单加工的方式,提高棉花品质的一致性,进一步推进市场优势。轧花企业通过订单进行免费统一供种或根据棉花统一单品单收后的品质,给予“双29”以上标准的皮棉200—600元/吨的优惠返利。形成了订单式、托管式、社企联盟制、联营制等多种管理模式,推动棉花全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努力推动精河县棉花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转型,支撑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采取的措施
    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为推动。博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棉花供给侧改革工作,关键节点召开全州现场观摩会议。积极组织试点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制定2019年工作方案并对主要工作进行了责任分解。同时,协调组织棉纺企业、轧花企业、种植农户和种子经销商建立企业联盟形成利益共同体,开展全程技术服务和成果督导,为试点企业完成订单种植、订单收购、订单销售提供服务保障。
    ㈡选定、统一优质品种,提升品质。棉花供给侧改革示范区,坚持一区一品种、单品种植,提高原棉品质一致性。由皮棉加工厂与种子企业合作,选择推广适宜机采、早熟抗病、具备“双30”马值a级品质的优质棉花品种,要求纤维品质综合评定为“优级”,筛选出纺织企业需要的优质棉花品种5个进行示范推广,建立万亩连片示范基地,打造“一社一品”格局,提升棉花品质。
    ㈢强化科技支撑,开展科技服务培训。依托区、州农业科技项目,认真开展棉花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实施高效节水模式,推广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溉、精准绿色防控、精准收获六大精准技术。围绕“减密度、增桃数、抓匀度、争齐度”的技术路线,提高产量,降低含杂量的要求,分批次分阶段开展棉花统一品种、适宜机采种植模式、棉花采收环节流程管控、优化棉花加工工艺流程等关键环节培训,提高博州棉花供给侧改革全产业链提质转型。
    ㈣建立效益共赢机制,推动规模种植提升效益。农业部门积极引导棉花加工企业、种子企业、科研机构、纺纱企业积极参与棉花供给侧改革。先后引进裕泰棉业、恒昌棉业、泽汇纺织、中国棉花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农科院国棉中心等单位加入博州棉花供给个改革工作。合作社积极流转整合土地,由皮棉加工厂与棉花种植合作社、大户合作,采取“一区一种”单品种植的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按照同一品种万亩连片种植。对示范基地开展地块GPS定位等信息采集,包联技术员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指导,从生产到销售、加工进行全程监管,实行统一产供销一体化管理。分片区实行从播种到收获,单一品种、单机播种、专机单采的标准化播种、采收模式,严格按照企业对加工棉花的湿度、杂质等指标要求实行机械采收,降低“三丝”对棉花质量的影响。企业进行单收、单轧提升棉花纤维品质的一致性,实现机采棉与手摘棉同质同价,全产业链利益共享。
    ㈤强化企业带动加快一二三产融合。依托精河县是自治区棉花纺织工业“三城七园一中心”的优势,精河县以泽汇纺织、惠农棉业2家龙头企业与合作社联手,博乐市以恒昌棉业、亚东棉业与合作社合作社利益共享,按照纺织企业+轧花企业+科研及制种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的联盟形式,组织合作社与轧花企业签订优质种植协议,轧花企业与纺织企业签订供销合同,从棉花“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层层落实利益双赢订单合同,通过由轧花企业免费供应优良品种及优质优价等优惠,形成棉花“产、供、销”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裕泰棉业、惠农棉业加快机采棉加工生产线清杂、加湿返潮设备改造,提升机采棉加工技术能力,严格加工环节管理,提升加工皮棉品质,生产出符合纺织企业湿度、强度、长度等指标的棉花产品。
    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合作社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进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飞机防治、大型机械作业等专业化服务组织,采取合作社聘用技术专家,或种子公司、水肥一体化示范单位派出技术专家、本土技术队伍免费服务等方式,开展全程跟踪服务与指导,提升技术措施到位率。
    ㈦ 强化督导与服务。精河县、博乐市相继成立了棉花产业联盟和社企联盟技术专家小组、服务督导小组,开展全程技术服务和成果督导,安排专人做好试点企业及周边棉田的棉花生产管理相关调查记录工作,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试点企业完成订单种植、订单收购、订单销售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分阶段抓好棉花全生育期技术落实,从播种到轧花各环节技术措施执行、落实、宣传、培训等情况进行全程督导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
    ㈠企农联结机制不紧密。部分试点企业和农户的联结点少,约束力不强,还尚未形成互惠互利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全州轧花企业较多,竞争激烈时私人企业以略高于试点企业的收购价抢收棉花,影响了企农合作的良性运转。
    ㈡农业生产融资困难。商业银行农村网点少,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较高、资金额度有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单个经济实力不强,有效抵(质)押资产不足,农民贷款担保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等等,致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贷款难问题突出,农业发展资金短缺,农业生产物化投入能力有限。
    ㈢市场竞争激烈,优势的品牌还未形成。博州仅47万人口,加上流动人口,一年的特制面粉需求量也就6万吨,在我州市场主要销售的特制面粉就有10余种,本州没有有优势的品牌,大部分都是其它区域的面粉。
    ㈣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弱。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还不强;标准化、规范化、商品化的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滞后,龙头企业地域分布不均衡、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农民有序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较低。
四、对策建议
    ㈠新技术的研发、宣传、示范推广到普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新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的资金扶持力度。
    ㈡近年,种植大宗作物价格低迷、效益不稳定,农民种植特色作物积极性高涨。建议进一步加大区域性特色种植的奖励或以奖代补资金扶持力度,将特色农作物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同时加大对特色作物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扶持力度。
    ㈢新品种引进、培育、审定等耗时长、耗资大、竞争强、程序繁琐。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新品种引进和更新的政策和项目倾斜力度。
    ㈣家庭农场、小微型企业在农业生产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逐年提升,且不容忽视。建议加大对发展家庭农场、小微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和项目倾斜力度。
    ㈤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积极不断提高、土地流转并地速度的加快、节水灌溉措施的大面积推广等使各类合作社应运而生,但经济实力不强,生产经营筹资出现困难,严重影响其发展速度。建议在保证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合作社的直接奖补、财政担保贴息贷款的支持力度。

(来源:博州农业农村局;作者:赵爱萍;时间:20190910;链接:http://www.xjboz.gov.cn/info/1359/58893.htm)

相关新闻